北京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基金会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EDUCATION FOUNDATION (BEIJING)
国家开放大学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新闻
“艺术名家课”诞生记——携赤诚之心,共同走进艺术盛宴背后的故事 2023-05-23

今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推出大型公益美育项目——艺术名家课。课程特邀10位书画界知名艺术家,打造10门网络精品课程。

回顾“艺术名家课”走过的历程,有停滞不前的迷茫,有举步维艰的困顿,更有豁然开朗的欢喜和成功突破的激动。“艺术名家课”从诞生到一步步推进,凝聚着艺术大家们无私的奉献和国开教师不懈的努力。

赓续华夏文明 传承书画艺术

书法与国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在启动“艺术名家课”项目之前,通过充分调研,掌握书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基于此,国开在艺术家的选择上也煞费苦心,特邀吴悦石、郭石夫、陈克永、何加林、范存刚等5位著名国画家,刘洪彪、张旭光、张志和、朱培尔、张维忠等5位著名书法家,完成“艺术名家课”的录制。

“一书一帖”,教您读懂经典,领略横竖撇捺的魅力;“一画一作”,带您深入经典,感受皴擦点染的快乐。通过艺术名家,讲授基础书画艺术理论、解析作品艺术风格与临摹方法。

“艺术名家课”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不仅可以提升自我审美情趣,还可以走近游历天下、坚守传统的吴悦石先生;书文并举、融会贯通的张志和先生;艺德如山、微以至远的陈克永先生;亲切和蔼、育人不倦的张旭光先生;认真率真、普及美育的刘洪彪先生;才气英发、追求至美的何加林先生……感受书画背后名家们或耐心、或严谨、或谦逊、或端正的独特性情与个人魅力。

加强联动协作 打造精品课程

“艺术名家课”的推出得益于多方通力合作,凝聚了国开内外众多人的心血。项目得益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里的统筹谋划和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松靠前指挥,亲自带领艺术学院团队拜访名家,指导课程拍摄与制作;老年学院和教务部协助组织需求调研,为课程内容设计提供支撑;学习资源部不仅从规划统筹、质量把关、制度流程等方面给予课程充分指导和帮助,更是派出专人跟进每一门课程的拍摄制作,提供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与支持;工会、离退休办积极协助,为“艺术名家课”的拍摄提供场地;信息化部设立美育专班,协调各方资源,为课程拍摄提供技术支撑;学分银行为课程的学分认定提供专业建议;出版传媒集团、泛在时代、湖南广电、天工映像等资源制作公司派出专业团队,高品质地完成课程拍摄;党政办、后勤保卫部、学校车队等相关部门也对课程制作给予支持和帮助,贝和承担了课程学习平台搭建和宣传推广的工作,加班加点,全员奋战……

学校各部门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才孕育出了“艺术名家课”,整个由无到有的过程无不体现国开人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从3月1日拜访第一位艺术名家、3月6日拍摄第一门课程至今,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艺术名家课”大部分的课程已完成了宣传片、推广课与精品课的制作,平均四天就要完成一门课程的拍摄。在课程制作过程中,一方面,各位艺术名家的大师风范、胸怀格局、人格学养令人高山仰止;另一方面,总部及各分部艺术学院的老师齐聚一堂,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合力攻坚“艺术名家课”项目的精神也值得铭记。

团队精诚合作 铸成艺术盛宴

在课程推进过程中,负责各门课程的老师不但没有了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也没有了上下班的区分,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

在微信“艺术学院创院群”里,凌晨时分依然可以见到老师上传的“汇报”“总结”或“方案”,然而大家没有一句怨言。除了各自负责一门课程外,老师们还会积极协助其他课程的录制,特别是在负责老师因故无法到场时,大家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赶来支援,保证课程的顺利录制。

金琰院长、唐应山教授和牛涛老师要统筹全部10门课程的策划与设计,他们不仅负责同上级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制作单位进行协调沟通,还要跟进与每位名家联络、洽谈的工作。几乎在每一门课程的录制现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唐应山教授作为艺术学院老领导,不仅是学术带头人,还是“艺术名家课”在专业教学上的总统筹人。在课程的拍摄过程中,他用心指导每一位课程负责人,从名家邀约时的礼仪,到课程设计理念沟通时的方法,再到课程制作时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名家始终聚焦零基础学员的需求……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要求,以身示范;每一个细节,他都精心把握,精益求精。

在“艺术名家课”的拍摄过程中,牛涛老师负责所有课程的统筹,小到每一个镜头的运用,大到10门课程的拍摄调度、与名家和资源制作团队的对接沟通,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对待,踏实完成。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的是他,完成任务,勇于担当的也是他。“没问题,交给我”是他的口头禅,更是他在工作中的常态表现。

李建强老师是武汉开放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为了赢得开门红,他把自己变成了“吴悦石通”。李老师每天都会加班到深夜,整理当天拍摄的场记、要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天出现的问题对第二天拍摄内容、脚本、话术等做出有针对性地调整,并反复与吴先生助理和摄制团队进行沟通。

此外,来自台州开放大学,专业敬业、严谨认真,得到名家和团队一致认可的姚艳老师;来自佛山开放大学,对工作热情似火、坚韧踏实的谢凡老师;来自广州开放大学,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助人的赵国平老师;无私奉献,突逢家庭变故却没有停下工作脚步的徐航老师;对工作的尽心尽力,力求完美的任天淳老师;刻苦学习书法专业知识,自掏腰包购买课程所需用品的杨耀老师;化身“学生”,与张旭光先生积极互动的王少凡老师;对课程深入调研,自己生病仍坚持工作的张曼莹老师;身兼数职,推动并助力“艺术名家课”的刘小楠副院长;熟悉工作流程,熟练对接各部门的郭梦老师……

一个个鲜活且富有激情的个体串联在一起,让“艺术名家课”项目绽放得更加华丽。

课程已经完成,书画爱好者及国开学子将欣赏到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让我们一起领会艺术世界中“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气象,“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潇洒,“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韵味……书画艺术正以其独有的魅力穿越时空,影响、感动、涵养着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75号 邮编:100039 建设维护:国开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艺术名家课”诞生记——携赤诚之心,共同走进艺术盛宴背后的故事

今年,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推出大型公益美育项目——艺术名家课。课程特邀10位书画界知名艺术家,打造10门网络精品课程。

回顾“艺术名家课”走过的历程,有停滞不前的迷茫,有举步维艰的困顿,更有豁然开朗的欢喜和成功突破的激动。“艺术名家课”从诞生到一步步推进,凝聚着艺术大家们无私的奉献和国开教师不懈的努力。

赓续华夏文明 传承书画艺术

书法与国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在启动“艺术名家课”项目之前,通过充分调研,掌握书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基于此,国开在艺术家的选择上也煞费苦心,特邀吴悦石、郭石夫、陈克永、何加林、范存刚等5位著名国画家,刘洪彪、张旭光、张志和、朱培尔、张维忠等5位著名书法家,完成“艺术名家课”的录制。

“一书一帖”,教您读懂经典,领略横竖撇捺的魅力;“一画一作”,带您深入经典,感受皴擦点染的快乐。通过艺术名家,讲授基础书画艺术理论、解析作品艺术风格与临摹方法。

“艺术名家课”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不仅可以提升自我审美情趣,还可以走近游历天下、坚守传统的吴悦石先生;书文并举、融会贯通的张志和先生;艺德如山、微以至远的陈克永先生;亲切和蔼、育人不倦的张旭光先生;认真率真、普及美育的刘洪彪先生;才气英发、追求至美的何加林先生……感受书画背后名家们或耐心、或严谨、或谦逊、或端正的独特性情与个人魅力。

加强联动协作 打造精品课程

“艺术名家课”的推出得益于多方通力合作,凝聚了国开内外众多人的心血。项目得益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里的统筹谋划和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李松靠前指挥,亲自带领艺术学院团队拜访名家,指导课程拍摄与制作;老年学院和教务部协助组织需求调研,为课程内容设计提供支撑;学习资源部不仅从规划统筹、质量把关、制度流程等方面给予课程充分指导和帮助,更是派出专人跟进每一门课程的拍摄制作,提供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与支持;工会、离退休办积极协助,为“艺术名家课”的拍摄提供场地;信息化部设立美育专班,协调各方资源,为课程拍摄提供技术支撑;学分银行为课程的学分认定提供专业建议;出版传媒集团、泛在时代、湖南广电、天工映像等资源制作公司派出专业团队,高品质地完成课程拍摄;党政办、后勤保卫部、学校车队等相关部门也对课程制作给予支持和帮助,贝和承担了课程学习平台搭建和宣传推广的工作,加班加点,全员奋战……

学校各部门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才孕育出了“艺术名家课”,整个由无到有的过程无不体现国开人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从3月1日拜访第一位艺术名家、3月6日拍摄第一门课程至今,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艺术名家课”大部分的课程已完成了宣传片、推广课与精品课的制作,平均四天就要完成一门课程的拍摄。在课程制作过程中,一方面,各位艺术名家的大师风范、胸怀格局、人格学养令人高山仰止;另一方面,总部及各分部艺术学院的老师齐聚一堂,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合力攻坚“艺术名家课”项目的精神也值得铭记。

团队精诚合作 铸成艺术盛宴

在课程推进过程中,负责各门课程的老师不但没有了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也没有了上下班的区分,加班加点成为工作常态。

在微信“艺术学院创院群”里,凌晨时分依然可以见到老师上传的“汇报”“总结”或“方案”,然而大家没有一句怨言。除了各自负责一门课程外,老师们还会积极协助其他课程的录制,特别是在负责老师因故无法到场时,大家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赶来支援,保证课程的顺利录制。

金琰院长、唐应山教授和牛涛老师要统筹全部10门课程的策划与设计,他们不仅负责同上级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制作单位进行协调沟通,还要跟进与每位名家联络、洽谈的工作。几乎在每一门课程的录制现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唐应山教授作为艺术学院老领导,不仅是学术带头人,还是“艺术名家课”在专业教学上的总统筹人。在课程的拍摄过程中,他用心指导每一位课程负责人,从名家邀约时的礼仪,到课程设计理念沟通时的方法,再到课程制作时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名家始终聚焦零基础学员的需求……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要求,以身示范;每一个细节,他都精心把握,精益求精。

在“艺术名家课”的拍摄过程中,牛涛老师负责所有课程的统筹,小到每一个镜头的运用,大到10门课程的拍摄调度、与名家和资源制作团队的对接沟通,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对待,踏实完成。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的是他,完成任务,勇于担当的也是他。“没问题,交给我”是他的口头禅,更是他在工作中的常态表现。

李建强老师是武汉开放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为了赢得开门红,他把自己变成了“吴悦石通”。李老师每天都会加班到深夜,整理当天拍摄的场记、要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天出现的问题对第二天拍摄内容、脚本、话术等做出有针对性地调整,并反复与吴先生助理和摄制团队进行沟通。

此外,来自台州开放大学,专业敬业、严谨认真,得到名家和团队一致认可的姚艳老师;来自佛山开放大学,对工作热情似火、坚韧踏实的谢凡老师;来自广州开放大学,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助人的赵国平老师;无私奉献,突逢家庭变故却没有停下工作脚步的徐航老师;对工作的尽心尽力,力求完美的任天淳老师;刻苦学习书法专业知识,自掏腰包购买课程所需用品的杨耀老师;化身“学生”,与张旭光先生积极互动的王少凡老师;对课程深入调研,自己生病仍坚持工作的张曼莹老师;身兼数职,推动并助力“艺术名家课”的刘小楠副院长;熟悉工作流程,熟练对接各部门的郭梦老师……

一个个鲜活且富有激情的个体串联在一起,让“艺术名家课”项目绽放得更加华丽。

课程已经完成,书画爱好者及国开学子将欣赏到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让我们一起领会艺术世界中“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气象,“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潇洒,“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韵味……书画艺术正以其独有的魅力穿越时空,影响、感动、涵养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