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基金会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EDUCATION FOUNDATION (BEIJING)
国家开放大学
首页 » 捐赠心声 » 人物故事
国开榜样 | 康宽军:深扎热土,带领村庄发展好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2024-10-10

编者按:弦歌育栋,风帆新扬。近日,国家开放大学杰出校友评选结果出炉,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328名校友获此殊荣。他们以素养为躯、技术为翼,坚韧自信、求实进取,书写独属于国开人的奋进诗篇。即日起,将精选部分校友故事,通过回顾他们的杰出事迹,倾听他们的人生感悟,感受学校办学45年来的人才培养成果。

康宽军,男,1989年生,中共党员,江西上犹人,2019年春就读于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业。2020年,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202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21年,当选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递补)。

康宽军是一名退伍军人,3年的军旅生涯,他不仅入了党,更塑造了坚毅的品格,培养了拳拳为民之心、报国之志。退役后的他,选择了自主择业,投身机械加工行业,生活条件虽然不错,但游子在外,心中魂牵梦绕的依旧是家乡故土。

2017年,康宽军毅然决定放弃高薪职业,带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安和乡富湾村。回乡后,经过选举,康宽军成为富湾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踔厉奋发、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善思钻研,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业绩:在他的带领下,富湾村完善了基础设施、强化了组织建设、发展了富民产业、提升了民生品质,成功摘掉“十三五”深度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零产业村的帽子,实现美丽蝶变,并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建强组织,夯实战斗堡垒

一个村子要想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为此,康宽军坚持把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首要重点。

优化队伍结构,壮大党员力量。长期以来,富湾村党员队伍偏“老龄化”“低学历化”,康宽军清楚地意识到,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先从党员队伍抓起。他四处奔走,访友串户,同村里的年轻人、致富能人、毕业大学生等群体深入交流,在他的热情感染下,一批政治素养好、工作能力强、干事劲头足的“新鲜血液”被吸收到了党组织中来。现在,富湾村党支部有党员44名,大专及本科学历党员11名,研究生学历党员2名,35岁以下年轻党员11名,党员队伍得到了壮大加强。

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党员职责。为了更好地激发党员履职尽责激情,康宽军提出了“党建+网格”模式,将全村19个村民小组划分为3个综合网格区,对党员“设岗定职”,党员与网格服务管理融合,全面激发党员活力,建立辐射全村的“党支部+网格+党员+群众”四级服务管理网络,形成党支部抓网格、网格抓党员、党员服务全体群众的党建引领格局。

创新思路,村级产业蓬勃兴起

乡村要想发展,村民要想致富,就得要有产业。

过去,富湾村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留村村民收入低、村集体经济薄弱。于是,康宽军主动带队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做法,最终决定引进大棚蔬菜种植产业。

建果蔬大棚基地,必然涉及征地。一开始,受长期以来小农思想束缚,群众对大棚蔬菜前景很不看好,尤其是涉及征地的群众对田亩界址心怀顾虑,很不配合。为消除群众的不解与质疑,康宽军将所有待征收土地进行航拍,标注田块、厘清边界,画出效果图,拿出发展前景规划,制定合作模式,挨家挨户答疑解惑。村民们被他的真诚打动,打消了顾虑,积极支持配合,最终,富湾村建成了110亩高标准大棚。

按照“党建+企业+农户”的模式,富湾村通过“日常管理收入、务工采摘收入、租金收入、村集体收益分红”四条路径,有效链接30多户脱贫户获得分红;以日常管理、务工采摘形式,吸纳约2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月人均增收12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有了成功先行探索,康宽军又继续想办法,拓宽产业“路子”。现已形成了“一园一区一基地”的产业布局,即110亩生态果蔬采摘园、350亩脐橙种植区、食用菌基地,“三驾”齐驱带动村庄发展好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村集体经济超过80万元。

情系百姓,民生事业蒸蒸日上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康宽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为民情怀,始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与冷暖放在心头。

怀为民之心,真情润泽一方百姓。今年80多岁的脱贫户陈金秀是一位孤寡老人,也是康宽军的帮扶对象。由于健忘,陈奶奶总是丢三落四,康宽军不厌其烦地帮忙寻找,仅仅帮找身份证就20多次。正如陈金秀所说:“还好有康书记,隔三差五都会到我家看看。”靠着“一心为民 一心爱民”的工作理念,康宽军让群众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他也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办孝老食堂,夕阳事业蒸蒸日上。在日常上户走访中,康宽军发现村里有许多留守老人,这些留守老人独自在家,行动不便,鲜有娱乐活动。为此,他主动对接民政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兴办“孝老食堂”,为村里老人提供了一个吃饭休闲、娱乐开心的好去处。“孝老食堂”不仅让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天中午都能吃到低价的营养午餐,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题,还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聊天看报、弹奏乐器的场所,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此举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康宽军还发动社会力量,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定期在孝老食堂为老人们整理仪容、剪发修甲,现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老人们纷纷赞赏道:“孝老食堂就是老年人的幸福食堂!”

补短板强弱项,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原富湾大桥年久失修成危桥,群众迫切希望重修桥梁。为此,康宽军借助相关部门对口帮扶的机会,成功争取了项目资助。不到半年时间,一座总投资123万元的“军民连心桥”竣工通行。此外,富湾村上下村组的数十亩农田一直没有灌溉水渠,农户们只能通过抽水灌溉,得知情况后,康宽军多次与帮扶单位对接,争取了20余万元项目资金,兴建了一条新水渠。在他的努力下,富湾村有了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喜笑颜开。

振兴正当时,奋勇立潮头。作为扎根农村的基层党代表,康宽军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加感受到时代的召唤,他将继续带领全村人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蹄疾步稳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75号 邮编:100039 建设维护:国开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国开榜样 | 康宽军:深扎热土,带领村庄发展好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编者按:弦歌育栋,风帆新扬。近日,国家开放大学杰出校友评选结果出炉,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328名校友获此殊荣。他们以素养为躯、技术为翼,坚韧自信、求实进取,书写独属于国开人的奋进诗篇。即日起,将精选部分校友故事,通过回顾他们的杰出事迹,倾听他们的人生感悟,感受学校办学45年来的人才培养成果。

康宽军,男,1989年生,中共党员,江西上犹人,2019年春就读于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业。2020年,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202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21年,当选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递补)。

康宽军是一名退伍军人,3年的军旅生涯,他不仅入了党,更塑造了坚毅的品格,培养了拳拳为民之心、报国之志。退役后的他,选择了自主择业,投身机械加工行业,生活条件虽然不错,但游子在外,心中魂牵梦绕的依旧是家乡故土。

2017年,康宽军毅然决定放弃高薪职业,带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安和乡富湾村。回乡后,经过选举,康宽军成为富湾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踔厉奋发、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善思钻研,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业绩:在他的带领下,富湾村完善了基础设施、强化了组织建设、发展了富民产业、提升了民生品质,成功摘掉“十三五”深度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零产业村的帽子,实现美丽蝶变,并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建强组织,夯实战斗堡垒

一个村子要想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就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为此,康宽军坚持把加强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首要重点。

优化队伍结构,壮大党员力量。长期以来,富湾村党员队伍偏“老龄化”“低学历化”,康宽军清楚地意识到,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先从党员队伍抓起。他四处奔走,访友串户,同村里的年轻人、致富能人、毕业大学生等群体深入交流,在他的热情感染下,一批政治素养好、工作能力强、干事劲头足的“新鲜血液”被吸收到了党组织中来。现在,富湾村党支部有党员44名,大专及本科学历党员11名,研究生学历党员2名,35岁以下年轻党员11名,党员队伍得到了壮大加强。

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党员职责。为了更好地激发党员履职尽责激情,康宽军提出了“党建+网格”模式,将全村19个村民小组划分为3个综合网格区,对党员“设岗定职”,党员与网格服务管理融合,全面激发党员活力,建立辐射全村的“党支部+网格+党员+群众”四级服务管理网络,形成党支部抓网格、网格抓党员、党员服务全体群众的党建引领格局。

创新思路,村级产业蓬勃兴起

乡村要想发展,村民要想致富,就得要有产业。

过去,富湾村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留村村民收入低、村集体经济薄弱。于是,康宽军主动带队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做法,最终决定引进大棚蔬菜种植产业。

建果蔬大棚基地,必然涉及征地。一开始,受长期以来小农思想束缚,群众对大棚蔬菜前景很不看好,尤其是涉及征地的群众对田亩界址心怀顾虑,很不配合。为消除群众的不解与质疑,康宽军将所有待征收土地进行航拍,标注田块、厘清边界,画出效果图,拿出发展前景规划,制定合作模式,挨家挨户答疑解惑。村民们被他的真诚打动,打消了顾虑,积极支持配合,最终,富湾村建成了110亩高标准大棚。

按照“党建+企业+农户”的模式,富湾村通过“日常管理收入、务工采摘收入、租金收入、村集体收益分红”四条路径,有效链接30多户脱贫户获得分红;以日常管理、务工采摘形式,吸纳约2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月人均增收12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有了成功先行探索,康宽军又继续想办法,拓宽产业“路子”。现已形成了“一园一区一基地”的产业布局,即110亩生态果蔬采摘园、350亩脐橙种植区、食用菌基地,“三驾”齐驱带动村庄发展好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村集体经济超过80万元。

情系百姓,民生事业蒸蒸日上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康宽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为民情怀,始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与冷暖放在心头。

怀为民之心,真情润泽一方百姓。今年80多岁的脱贫户陈金秀是一位孤寡老人,也是康宽军的帮扶对象。由于健忘,陈奶奶总是丢三落四,康宽军不厌其烦地帮忙寻找,仅仅帮找身份证就20多次。正如陈金秀所说:“还好有康书记,隔三差五都会到我家看看。”靠着“一心为民 一心爱民”的工作理念,康宽军让群众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他也成了大家的“贴心人”。

办孝老食堂,夕阳事业蒸蒸日上。在日常上户走访中,康宽军发现村里有许多留守老人,这些留守老人独自在家,行动不便,鲜有娱乐活动。为此,他主动对接民政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兴办“孝老食堂”,为村里老人提供了一个吃饭休闲、娱乐开心的好去处。“孝老食堂”不仅让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天中午都能吃到低价的营养午餐,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题,还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聊天看报、弹奏乐器的场所,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此举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康宽军还发动社会力量,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定期在孝老食堂为老人们整理仪容、剪发修甲,现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老人们纷纷赞赏道:“孝老食堂就是老年人的幸福食堂!”

补短板强弱项,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原富湾大桥年久失修成危桥,群众迫切希望重修桥梁。为此,康宽军借助相关部门对口帮扶的机会,成功争取了项目资助。不到半年时间,一座总投资123万元的“军民连心桥”竣工通行。此外,富湾村上下村组的数十亩农田一直没有灌溉水渠,农户们只能通过抽水灌溉,得知情况后,康宽军多次与帮扶单位对接,争取了20余万元项目资金,兴建了一条新水渠。在他的努力下,富湾村有了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喜笑颜开。

振兴正当时,奋勇立潮头。作为扎根农村的基层党代表,康宽军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加感受到时代的召唤,他将继续带领全村人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蹄疾步稳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